购物车
首页  |  公共信息  |  “科技向善,重构营养健康管理新场景”学术交流会专题  |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副所长翟凤英:应对“隐性饥饿”是预防慢病的关键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原秘书长翟凤英针对我国慢性病防控和国民健康长寿话题发表了重要观点。她指出,目前我国居民中普遍存在的“隐性饥饿”问题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高发的重要诱因,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管理加以应对。

翟凤英表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患病率达27.5%,高血脂为35.6%,糖尿病患病率也从过去的0.67%上升到近12%。同时,骨质疏松、骨关节疾病和肥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现在大家都吃得饱,但很多人却吃不好。”翟凤英解释道,“这就是所谓的‘隐性饥饿’——虽然热量摄入充足,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她列举数据指出,目前各类维生素的摄入量仅达到推荐量的50%-80%,钙的摄入量只有推荐量的45.8%,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

针对这些问题,翟凤英建议公众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提出的“膳食平衡宝塔”安排日常饮食。她特别强调要增加全谷物、杂豆类的摄入,使其占主食总量的1/4至1/3;保证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的摄入量;适量食用鱼禽肉蛋,建议每天一个鸡蛋、二两瘦肉,每周吃两次鱼;同时要重视奶制品、豆制品和坚果的摄入。

在谈到特定慢性疾病的预防时,翟凤英表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我们主要关注血管健康和血液粘稠度两个方面的调理。建议通过摄入足够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植物化学物来保护心血管健康。”同时,她也提到了红曲、辅酶Q10等物质在维护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对于骨骼健康问题,翟凤英提出了“全骨营养”的概念:“预防骨质疏松不能只补钙,还需要补充磷、镁、维生素D、维生素K等多种营养素。对于骨关节疾病,则需要关注胶原蛋白、氨糖等营养素的摄入。”

翟凤英还特别强调了肠道健康的重要性:“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吸收器官和免疫器官。99%的营养物质通过肠道吸收,80%的毒素依靠肠道排出,70%的免疫力来自肠道。”她建议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肠道菌群平衡来维护肠道健康。

最后,翟凤英总结道:“健康长寿需要坚持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心理健康、戒烟限酒和早防早治这五大基石。希望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能够让更多国人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她以我国营养学界多位年过九旬仍保持健康的前辈为例,说明了坚持科学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面对面分享

面对面分享

面对面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保存